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返璞归真,领略蚕桑丝织非遗魅力
时间:2017/3/28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当时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拓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从汉代起,中国的丝绸不断运往国外,成为世界上炙手可热的产品,当时由中国前往西方的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蚕桑丝织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更好的保护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浙江、江苏、四川等省作为蚕桑的主产区和蚕桑丝织文化的保护地,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汉族劳动人民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的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背景与现状: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建议,应通过将“中国蚕桑丝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对中国蚕桑丝织进行整体上的保护。“中国蚕桑丝织”的组成内容,如蚕桑民俗、丝绸文化与丝织技艺及历史文物等整体的原生态保存性好,活态传承脉络清晰,特别是浙江与江苏已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级和省级的与蚕桑丝织相关的遗产项目,如杭罗、瓯绣等,江苏的云锦、苏绣等,还有其他省市的蜀锦、湘绣、粤绣、蜀绣、顾绣等,这些都为申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目前中国大量蚕桑丝织传统技艺及相关风俗都处于濒危状态,国家正在实施“东桑西移”的计划,因为历史上的蚕乡丝府无法保留传统的民俗,而新开辟的蚕桑基地只是作为一种产业,不足以保存传统文化,故应将现有的中国蚕桑丝织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苏南地区为核心,联合其他相关地区如广东、四川、新疆等地一同来进行保护和传承。